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中国古诗词合唱45首》新书、《点燃青春——中国古诗词合唱系列之一》CD专辑首发式暨金巍合唱作品音乐会在赣州举行
日期:2024年06月24日 08:40  点击次数:

本网讯 “以诗传情,以乐抒怀,走出剧场,那些被唱诵的诗词,依然萦绕在我的耳边。”6月22日、23日晚,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古诗词合唱新书、CD唱片首发式暨金巍合唱作品音乐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办。首发式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我校联袂主办。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向颖,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马俊英,中共赣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小武,我校党委书记杨斌,党委副书记罗仙平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本次发布的《中国古诗词合唱45首》新书、《点燃青春——中国古诗词合唱系列之一》CD唱片均由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金巍教授作曲,充分展现出古人先贤的报国之志、故乡之恋、童年之忆、亲情之暖、人生之悟。新书收录了金巍历时三十余载创作积累的经典中国古诗词合唱作品45首,在作品的风格、样式、历史时期及演唱难度等方面精心编排,以适应各类合唱团及合唱爱好者的需求;CD唱片由我校八角之声合唱团录制,精心选取了《诗经》、汉乐府及曹操、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文天祥、李清照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典诗词18首。

首发式暨金巍合唱作品音乐会绝大部分曲目选自金巍新著,由来自共和国摇篮、长征出发地——江西省赣州市的老、中、青、少、职工、妇女等各界合唱团体“把古诗词唱成歌”,在宛转悠扬的吟唱中尽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李向颖在致辞中表示,这批古诗词合唱作品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全面展示了中国古诗词的文辞之美与音律之美,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和智慧。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古诗词合唱系列作品旨在这些作品能够在不同团体和个人的演唱中得到更多的传播和发扬,让更多的人通过演唱和聆听中国古诗词合唱作品,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艺术魅力与人文情怀。

马俊英在贺辞中表示,中国古诗词合唱作品是融合了古代诗词的合唱艺术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它既是一种传统和经典文化的延续,也是一种创新和时尚的艺术形式。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中国古诗词合唱作品可以走进校园,走进大众,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新经典,把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杨斌在致辞中表示,学校着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智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化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互动。用“把古诗词唱成歌”的方式浸润广大青年的心灵,让听众在诗与歌的双向奔赴中深切感受中华民族和衷共济的历史进程、情感交融的历史光辉,是学校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实践成果。

把古诗词唱成歌  传颂中华诗词之美

“把古诗词唱成歌居然这么好听!”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合唱爱好者和赣州市民前往观看,现场座无虚席。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耳熟能详的诗词完全融为一体,字字传情、句句婉转、曲曲动听,仿佛诗人的生命在歌声里复活。听众在悠扬的歌声中,品味着自从先秦时期到唐宋元明清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朽的妙趣、豪情与浪漫。

“我自1995年开始为古诗词谱曲,三十年如一日,越是深入创作越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希望通过和诗以歌,让中华诗词之美传播的更久更远。”金巍教授表示,他希望用音乐去填补文字所留下的空间,通过歌声更细腻地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合唱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既体现诗词歌赋在当下的美,又能够承载悠历史的厚重,金巍在创作期间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了解诗词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古人的生平经历,想尽可能地把民族性、艺术性以及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融合起来。

“把古诗词谱写成合唱歌曲可以广泛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大范围地把中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推向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在世界舞台传唱。”年近七旬的赣州市合唱协会主席、赣州市职工合唱团艺术总监、指挥唐玉琴动情地表示,非常感谢金巍先生邀请来自赣南革命老区的各界合唱团体演绎这些作品,此次活动进一步繁荣了当地合唱事业的发展。

老中青少唱经典  天南地北共此情

两天、两场、近四个小时的演出,数十首合唱新作品,我校八角之声合唱团携手赣州市老、中、青、少、职工、妇女等12支合唱团传唱中华诗词经典。上到鹤发童颜的老人,下至天真烂漫的儿童,全体参演的合唱团团员们因热爱而相聚,用充满自豪和骄傲的歌声,为观众献上两场美妙的视听盛宴,可谓盛况空前。

音乐会分为“江山如此多娇!”“少年不识愁滋味”“何人不起故园情”“为伊消得人憔悴”“莫向光阴惰寸功”“乱云飞渡仍从容”“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十余个章节,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一代代青年在成长中的所见所思所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赞叹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奇壮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想念青春奋斗路上的朝露与晚霞;“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惊喜于爱有多深勇敢就有多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感悟英雄儿女的铁血担当……一首又一首经典诗词名篇,串联起跨越千载的山河之恋、人情之达、英雄之气,激起了观众潜藏在心底的熟悉感、亲切感。

歌者在台上唱古诗,而听众在古诗里悟人生,在平仄韵律间感受一代代吟唱者温暖而坚定,包容而团结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次演唱金巍老师创作的古诗词合唱,我们的孩子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律、节奏和情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诗词的意境、文化和底蕴。”演出结束后,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小蜜蜂合唱团指挥张小兰老师说道。

“音诗画”多元化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千百年来,诗、乐承载着中国人的思绪与情感,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与灵魂,彰显着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骨。音乐会将我国历代经典古诗词谱成歌曲,以混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领唱与合唱、小合唱等多种形式演绎,并将朗诵、器乐演奏、情景表演、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串编在一起,多维度的音乐表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景式展现了我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还“诗乐一体、歌诗同源”。

活动策划、我校八角之声合唱团首席指挥杨智昕老师介绍音乐会独特的舞台呈现时表示:“为了更好呈现中国古诗词的唯美、情愫、感怀,音乐会的舞美设计、服装造型、背景视频打破了不使用灯光和视频的‘惯例’,融入了满满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充满水墨和民族元素的服装、视频和灯光效果渲染氛围,营造出典雅的中国风效果;通过语言的强弱对比、音乐的快慢对比、舞台的明暗对比、画面的大小对比等,勾勒出跨越古今的再现情景,为古诗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让古诗词在观众心中“有画面了”。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相得益彰,让观众在音诗画中听历史回响,与时代共鸣。

2024年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成立70周年,自成立以来一直立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古诗词合唱系列的精品书籍和CD唱片的出版问世,不仅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为打造“高校合唱系列”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国内“非音乐专业类”高校出版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人民音乐出版社将携手更多优秀作曲家、指挥家、合唱团体为我国的音乐创作、合唱出版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陈琰、高诗敏  图/江小理  编辑/汤梦莹)



上一条:我校与遂川县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遂川江理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下一条: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向颖、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马俊英一行来访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